“第(🕳)一次见到曼巴时,我10多岁,他是个一米(mǐ )八的大个子。”才得合说,“那时候的玛曲草原(🦗)生活条件太差(chà ),交通不便,牧民居住分散,大家有病就拖着(👬),不到难以忍受的程度(🚜),很少有人去看医生的。听说他是从上海(hǎi )来的,大人们猜想(🌬),他在玛曲草原待不了(🍴)太久。” 玛曲,藏语意为“黄河”,是中国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县(🏰)(xiàn )。玛曲是以藏族人口为主的纯牧业县,平均海拔3800多米,是甘肃(sù )平均海拔最高的(🍭)县。近日,记者跟随这位“草原(yuán )曼巴”的行医足迹,一路从“黄河(🥔)第一弯”抵达阿万仓镇(⌚),再(zài )到玛曲县城,探寻背后更多的各民族一家亲的动(dòng )人(📺)故事。 1990年,王万青调(🌨)入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,担任该院(yuàn )外科主任一职。2003年,王万(👙)青退休了。尽管离开了(🤜)热爱的岗位,但他从未放下热爱的事业。 又是一年草长(💏)莺(yīng )飞时。如今,曼巴的故事,在草原上有了更多年轻的版本(🏟)。 在玛曲,王万青不(🎬)仅是医生,更是民族团结的使者,他将自(zì )己融入藏族同胞(㊙)的生活。他尊重藏族的(😄)风俗习惯(guàn )和宗教信仰,逢藏族传统节日,他会和牧民们一(⏭)起庆祝,与他(tā )们分享(🐇)节日的喜悦,像石榴籽一样与藏族同胞紧(jǐn )紧抱在一起。 (🍉) 不仅如此,在妻子的协助下,治病救人、计(jì )划免疫、健康体检……夫妻二人(🎏)几乎承担了当地所有与医疗卫(wèi )生有关的工作。王万青骑(🈯)马完成了阿万仓乡布(🏁)氏(shì )杆菌病普查,给当地牧民孩子逐一实施计划免疫,并建(🔍)立了全(quán )乡3000多人的门(🎹)诊病历,这在当时的玛曲县乃至甘南(nán )州都属首例。